您好,欢迎访问铜鼓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

用户登录 注册
管理员登录

服务热线

19323844097

扫码立即沟通

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政策法规

>

市级法规

>

正文

宜春市《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

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《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等两个方案的通知

宜府办发〔2022〕30号

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,宜阳新区管委会、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,市政府各部门:

《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和《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已经市政府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。

2022年7月27日

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

宜春是全国重点毛竹产区,毛竹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,且竹林土壤硒含量丰富。为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,加快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,切实把富硒竹笋产业打造成为生态产业、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。现结合实际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,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按照“做优一产、做强二产、做活三产”发展思路,围绕生产标准化、产品品牌化、产业融合化,坚持以政策引导、示范引领、龙头带动为抓手,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,加快构建现代富硒竹笋产业发展体系。

二、基本原则

(一)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。落实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要求,统筹推进富硒竹笋产业发展,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协调统一。

(二)坚持市场主体、政策引导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,完善服务体系。

(三)坚持整体提升、重点突破。突出富硒竹笋产业发展重点区域,积极挖掘拓展地域新优势,补齐发展短板,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富硒竹笋产业效益。

(四)坚持创新驱动、提质升级。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,强化科技创新,推动关键技术、重大产品创新突破,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。

三、主要目标

到2025年,构建完备的富硒竹笋产业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、产业化发展体系,实现富硒鲜竹笋年产量超85万吨,力争1—2个富硒竹笋品牌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100强,打造1—2个产值超10亿元的富硒竹笋产业园,全市富硒竹笋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。

四、重点任务

(一)科学规划产业布局。立足竹资源禀赋,合理规划布局,着力打造富硒竹笋产业“621”产业体系。“6”即“六区”:在资源条件优越、产业基础优良的“昌铜四县”及万载县、袁州区打造富硒竹笋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。“2”即“两园”:在宜丰县、铜鼓县分别打造1个加工水平高、产业聚集度高、产业上下游完整、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富硒竹笋产业园。“1”即“一百个基地”:依据产业基础和自身资源条件,打造100个连片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的富硒竹笋示范基地。[责任单位:市林业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发改委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二)建设富硒竹笋标准基地。以“改造为主、新造为辅”原则,全面开展富硒笋用林、笋材两用林基地建设,做好基地土壤硒含量普查,完善竹区生产经营道路网络,推进水肥一体化、竹林喷灌、林地覆盖等技术应用,推广“企业+基地+合作社(农户)”经营模式,加快富硒竹笋基地建设。到2025年,力争全市富硒竹笋标准基地面积达到170万亩。[责任单位:市林业局、市农业农村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三)培育产业龙头企业。注重招大引强,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、引领性强、市场渠道好的行业龙头企业。注重扶优育强,培育壮大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本地龙头企业,引导企业通过重组、并购、改造等方式整合资源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,提升企业规模。到2025年,力争引进和培育产值超亿元的富硒竹笋产业龙头企业15家以上。[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林业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工信局、市科技局、市水利局、市民政局、市乡村振兴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四)唱响富硒竹笋品牌。打破地域观念,整合优质资源,加大竹笋品牌整合力度,形成全市统一的对外宣传攻势。鼓励支持企业注重品牌策划和品牌打造,组织开展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森林生态产品认证,打造一批具有宜春特色的“原产地品牌”,力争“宜丰竹笋”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100强,提升宜春富硒竹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[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林业局、市市监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五)构建产业标准体系。规范富硒竹笋采挖、加工、仓储、物流、品质、包装等6大方面基本要求,构建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管理标准体系。鼓励引导企业实施生产标准化,推行“两证一码”(富硒农产品认证、承诺达标合格证、原产地追溯码)制度,确保产品质量过硬、特色鲜明,具有较强的市场辨识度。[责任单位:市林业局、市市监局、市农业农村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六)提升精深加工水平。培育和引进竹笋储藏及精深加工企业,采用先进的保鲜、发酵、调味等技术,生产干笋、鲜笋、调味笋、竹笋粉、竹笋饮料等产品。加快竹笋食品深度开发,着力开发一批竹笋旅游食品、航空食品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。[责任单位:市林业局、市农业农村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七)强化科技创新支撑。推进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创新联盟、科研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。支持企业、高校、院所集中开展良种选育等相关技术研究攻关,为竹笋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[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科学院、宜春学院、市林业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八)推进三产融合发展。支持企业加大营销力度,加强与大型商超、知名电商平台合作,畅通销售渠道,推动笋源食品线上线下销售。结合全域旅游,推进竹笋休闲采摘基地、森林旅游康养基地、竹文化科技馆、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竹主题项目建设,推进竹笋产业与文化教育、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。[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林业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广新旅局、市卫健委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五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在市富硒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,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,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主要负责同志、市林业局分管负责同志、市林业经济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,市直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组,统筹推进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。各地参照市级做法成立相应工作机构,共同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。[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林业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二)加大政策扶持。统筹农业、林业、工业、科技、金融等专项资金,通过项目补助、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富硒竹笋产业标准基地建设、标准制定、产业园打造、品牌创建、龙头培育、科技创新等。加强经营主体金融支持,针对竹笋收购环节,开展竹林抵押贷款。加强竹笋产业用地保障,对竹笋生产所需辅助设施用地,按照《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加强和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》(赣自然资规〔2020〕2号)规定纳入农用地管理。对以富硒竹笋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,土地出让时给予政策支持。[责任单位:市财政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工信局、市自然资源局、市政府金融办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三)培育人才队伍。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、竹笋加工企业任职兼职,完善知识产权入股、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。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力度,引导各类科技人员、大中专毕业生参与竹笋产业建设,加快发展农村竹笋产业实用技术教育,培育一支熟练掌握竹笋栽培、采挖及加工等环节关键技术科技服务队伍。[责任单位:市人社局、市教体局、市科技局、市林业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四)强化宣传引导。充分利用网络、电视、户外广告等平台,通过印发宣传资料、制作专题节目等形式,大力宣传竹笋产业的经济效益、科学采笋的生态效益。及时总结和宣传富硒竹笋产业发展的有效经验和创新模式,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动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。[责任单位:市文广新旅局、市林业局、市农业农村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]

(五)严格督查考核。建立定期调度、督查考核制度,实行“一月一调度、一季一督查、一年一考核、四年总考核”,将富硒竹笋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林业、农业农村工作考核体系,对完成任务好的县(市、区)和单位进行通报表扬,对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。[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林业局]